卧龙吟升级条件(卧龙吟过图升级)
卧龙吟强化兵种开放条件:170级开放,黑曜石精英副本通关后获得黑曜卡牌,开启黑曜卡牌可获得银币、战功和强化兵种材料.魔幻武侠类无忧穿奇玩的人多些,游戏本身延续经典,但其原来就是广为人知的经典.
三国群英传6必杀技
你好!!是的,是与所用的武器有关,马超要使枪,黄忠要使弓马超用枪 200熟练度后习得 :黄沙乱斩黄忠用弓 200熟练度后习得 :箭流星以下是取自另一位朋友的回答武将专用必杀技:剑系:八歧牙--?惊涛怒斩--孙权逆我必杀--曹操破浪千刃--周瑜仁者无敌--刘备枪系:霸王烈枪--孙策奔雷枪--夏候憞炽雨炎流--董荼那断天长虹--太史慈黑风天煞--张飞黄沙乱斩--马超掠影流光--姜维弑鬼神--吕布银龙逆鳞枪--赵范\ 赵云扇系:风雨袭--谭雄幻舞艳光--大乔绝代风华-貂蝉灭魂芒--司马懿卧龙啸天--诸葛谨(晕,诸葛亮反而不会。)弓系:箭流星--黄忠大刀系:川浪狂潮--吕蒙蝶光斩舞--孙仁撼岳击--张郃花影旋岚--小乔锦帆天浪--甘宁青龙怒--关羽万钧破--典韦无道风魔--董卓獬豸狂啸--文丑岩铁碎--张辽全系:黄天威临--张角火凤天翔--关凤雷火神铳--黄月英猛虎啸--许褚兽王咆吼--阿会喃贪狼嗥--魏续刘备:仁者无敌(剑系) ****前后左右大范围崭杀(机率低,可惜了)曹操:逆我必杀(剑系) * 一击周瑜:破浪千刃(剑系) ** 前方扇形孙权:惊涛怒斩(剑系) ** 前左,前右,后左,后右4方向卑弥呼:八歧牙(剑系) ** 前后吕布:弑鬼神(枪系) ****前左右大范围崭杀张飞:黑风天煞(枪系) ****全方位赵云:银龙逆鳞枪(枪系) ** 旋樱+贯日效果马超:黄沙乱斩(枪系) *** 周身全方位崭杀太史慈:断天长虹(枪系) ** 前后姜维:掠影流光(枪系) *** 周身大范围攻击夏侯敦:奔雷枪(枪系) ** 身边落雷+贯日效果孙策:霸王烈枪(枪系) *** 暴雨+贯日效果祝融夫人:炽雨炎流(枪系) ** 积聚火球从天落向四周甘宁:锦帆天浪(大刀系) ** 前,前左,前右三方向关羽:青龙怒(大刀系) ** 前方大范围吕蒙:川浪狂潮(大刀系) * 几道弱光柱向前喷出典韦:万钧破(大刀系) ** 外围一圈炮击小乔:花影旋岚(大刀系) ** 先散出花瓣,随即花瓣在前左右化成旋风攻击文丑:獬豸狂哮(大刀系) ** 化身出一只獬豸,效果教霸者之威弱孙仁:蝶光斩舞(大刀系) ****乱舞+周身范围攻击张合:撼岳击(大刀系) ** 前方扇形张辽:岩铁碎(大刀系) * 前方直线董卓:无道风魔(大刀系) ** 化身出一只小鬼,向四方落炮司马懿:灭魂芒(扇系) *** 流萤加强版,追着打庞统:凤羽袭(扇系) ** 类似旋樱效果大乔:幻舞艳光(扇系) ** 四周从地下冒火+迷魂貂蝉:绝代风华(扇系) *** 最漂亮的必杀技,放烟花,敌人不死就被迷魂黄忠:箭流星(弓系) * 像前方扇形射箭,威力弱许褚:猛虎啸(全武器系) ** 化身出一只老虎,效果较霸者之威弱张角:黄天威临(全武器系) ** 四周落雷孟获:兽王咆哮(全武器系) *** 先周身攻击,然后几只野兽四周跑来跑去关凤:火凤天翔(全武器系) *** 化身一只凤凰,向四周2次落炮黄月英:雷火神铳(全武器系) ** 向前发出一枚炮弹,自动控制地点魏延:贪狼嗥(全武器系) ** 化身出一只狼,旋樱+贯日效果诸葛亮:卧龙啸天(全武器系) ** 周身四角升4条龙(落炮效果)关于军师的问题:军团中的每一个武将都可以做军师。在进入战斗前,在窗口的上方可以选择不同的武将,然后选择不同武将所拥有的军师技,当然消耗技能。当连续作战时,你军团中的最厉害的军师技力值不够了(用完了,或者你需要留点技力值发几个组合技),这时你可以换军师。(我一般军团中带两个智力比较高的武将)军师技选择完毕,再进入战场搏杀。个人比较喜欢水镜之术这个军师技,因为可以学习敌将的军师技。杀气腾腾也是不错的,在战场上连连使用必杀技,真是爽。祝玩得开心!
详细解读《隆中对》
[编辑本段]原文
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
时先主屯新野.徐庶见先主,先主器之,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先主曰:“君与俱来.”庶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将军宜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遂诣亮,凡三往,乃见.因屏人曰:“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然志犹未已,君谓计将安出?”
亮答曰:“自董卓已来,豪杰并起,跨州连郡者不可胜数.曹于袁绍,则名微而众寡.然操遂能克绍,以弱为强者,非惟天时,抑亦人谋也.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而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此可以为援而不可图也.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而其主不能守,此殆天所以资将军,将军岂有意乎?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刘璋暗弱,张鲁在北,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将军既帝室之胄,信义著于四海,总揽英雄,思贤如渴,若跨有 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
先主曰:“善!”于是与亮情好日密.
关羽、张飞等不悦,先主解之曰:“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愿诸君勿复言!”羽、飞乃止.
[编辑本段]译文
诸葛亮在田地中耕种,喜爱吟唱《梁父吟》.他身高八尺,常常把自己和管仲、乐毅相比,当时的人都不认为是这样.只有博陵崔州平,颍川的徐庶与诸葛亮友善往来,说是确实这样.
当时先主刘备驻扎在新野.徐庶拜见刘备,刘备很器重他,徐庶对刘备说:“诸葛孔明,是卧龙,将军难道你不愿意召见他吗?”刘备说:“你和他一起来.”徐庶说:“这个人你可以到他那里去拜访,不可以委屈他,召他上门来,将军应该亲自去拜访他.”
因此刘备就去拜访诸葛亮,总共去了三次,才见到.于是刘备叫旁边的人避开,说:“汉朝的统治崩溃,董卓、曹操先后专权,皇室蒙受风尘.我不能衡量自己的德行能否服人,估计自己的力量能否胜人,想要为天下人伸张正义,然而智谋浅短、办法很少,就因此失败,弄到今天这个局面.然而我的志向到现在还没有罢休,您告诉我该采取怎样的办法呢?”
诸葛亮回答道:“自董卓作乱以来,各地豪杰同时兴起,化州为郡,称霸一方的多得数不清.曹操与袁绍相比,名利低微,兵力又少,然而曹操终于打败了袁绍,以弱胜强的原因,不仅仅是时机好,而且也是人的谋划得当.现在曹操已拥有百万大军,挟持皇帝来号令诸侯,这确实不能与他争强.孙权占据江东,已经历三世了,地势险要,民众归附,又任用了有才能的人,孙权这方面可以把他作为外援,而不可谋取他.荆州北靠汉水、沔水,南边可以直达沿海一带,东面和吴郡、会郡相连,西边和巴郡、蜀郡相通,这是用兵之地,但是他的主人刘表却没有能力守住它,这大概是天拿来资助将军的,难道将军没有夺取它的意图吗?益州地势险要,有广阔肥沃的土地,是个富饶的地方,高祖凭借它建立了帝业.刘璋昏庸懦弱,张鲁又在北面威胁着他,那里人口众多,物产丰富,刘璋却不知道爱惜.有才能的人都渴望得到贤明的君主.将军既是皇室的后代,又声望很高,闻名天下,广泛地罗致英雄,思慕贤才,如饥似渴,如果能占据荆、益两州,守住险要的地方,和西边的各个民族和好,又安抚南边的少数民族,对外联合孙权,对内革新政治;一旦天下形势发生了变化,就派一员上将率领荆州的杀向宛、洛二郡,将军亲自率领益州的打出秦川,百姓谁能不拿着饭食、酒水来欢迎您呢?如果真能这样做,那么称霸的事业就可以成功,汉朝的天下,就可以复兴了.”
刘备说:“好!”从此同诸葛亮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了.
关羽、张飞等非常不高兴了,刘备就解释给他们说:“我有了孔明,就像鱼有了水.希望各位不要再说什么了.”关羽、张飞才平静下来.
[编辑本段]作品简介
《隆中对》选自《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三国志》的作者是陈寿.《隆中对》的提法并不是陈寿在《三国志》中提出的,而是后人加的,还有一种提法叫《草庐对》. 陈寿(233年~297年),西晋安汉(现四川南充)人,史学家.二十五史中《三国志》的作者. 《隆中对》的事情发生在建安十二年(207年),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当时27岁)对刘备陈说三分天下之计,即著名的“隆中对”、“草庐对”. 陈寿在268年至273年间撰写了《诸葛亮集》,这应该是太康十年(290年)陈寿完成的《三国志》中的诸葛亮传的主要内容,所以,陈寿肯定是听别人转述然后整理出来的《隆中对》,至于当时到底都有谁,就不好说了.
课文解析
本文通过诸葛亮对刘备“问计”所做的回答,深刻的分析了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的形势,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为刘备制定了一套统一天下的政策和策略,表现了既是政治家又是军事家的诸葛亮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干.
一、诸葛亮《隆中对》产生的社会背景
东汉末年,由于东汉王朝的残酷压榨和自然灾害的猛烈袭击,广大的农民家破人亡,颠沛流离,无以为生,铤而走险.东汉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在张角兄弟的领导下,爆发了著名的黄巾起义.起义军用黄巾裹头,呼喊出“苍天当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的口号,义军到处,“所在燔烧官府,劫略聚邑,州郡失据,长吏多逃亡.旬日之间,天下响应,京师震动”.川黄巾起义的浪潮迅速席卷了长江以北的广大地区,沉重地打击了东汉豪强地主的统治.面临灭顶之灾的东汉王朝为了维护风雨飘摇的统治,急忙调兵遣将,向农民起义军疯狂反扑;各地的豪强势力也趁此机会招兵买马,加入农民起义军的行列.
经过黄巾起义沉重打击,东汉王朝已经是奄奄一息,名存实亡了.而在黄巾起义的过程中,“豪杰并起,跨州联郡者不可胜数.”各地的军阀势力纷纷拥兵自重,割据一方.经过十多年的火并厮杀,公孙瓒占据幽州;公孙度占据辽东;袁绍占据冀州、青州、并州;袁术占据扬州;曹操占据充、豫二州;刘表占据荆州;孙策、孙权占据江东;韩遂、马腾占据凉州;刘焉、刘璋父子占据益州,唯独刘备没有固定的地盘,率领部队辗转四方,先后依附于公孙瓒、曹操、袁绍、刘表等.
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到许,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图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宁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
诸葛亮出身名门氏族,少时就才华横溢,超群出众.史称其“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z]《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诸葛亮字孔明,琅邪阳都人也.汉司隶校尉诸葛丰后也.父珪,字君贡,汉末为太山郡丞.亮早孤,从父诸葛玄为袁术所署豫章太守,玄将亮及亮弟均之官.会汉朝更选朱皓代玄.玄素与荆州牧刘表有旧,往依之.玄卒,亮躬耕陇亩,好为《梁父吟》.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惟博陵崔州平、颍川徐庶元直与亮友善,谓为信然.”诸葛亮就是在东汉末年的战乱年代出生成长起来的,他亲眼目睹了战乱给百姓造成的家破人亡的痛苦.特别是诸葛亮随同叔父诸葛玄南下过程中,沿途那种“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凄凉悲惨景象,更是在年青诸葛亮的心灵上打下了深刻的烙印,同时也为后来诸葛亮立志消除割据,统一天下奠定了思想基础.公元197年诸葛玄病逝,年方十七岁的诸葛亮就开始了独立生活, “躬耕陇亩”于湖北襄阳以西二十里的古隆中.在隆中,诸葛亮度过了十个寒暑春秋.
诸葛亮高卧隆中,“躬耕陇亩”的十年,过的也并非是与那种世隔绝的世外桃源生活.在隆中,诸葛亮认真研读史籍,总结历代兴亡的经验教训;密切注意当时的政治形势,冷静地观察与分析各个政治集团实力的消长和斗争的成败.并且经常与当地及因避战祸而到荆州的名士司马徽、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纵论时局变换,交换政见,畅谈未来.
他最佩服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管仲和战国时期燕国的名将乐毅,并“每自比于管仲、乐毅”,立志要象管仲、乐毅那样,干一番有益于天下统一的事业.为此,诸葛亮高卧隆中,静观天下风云变幻,等待时机,期遇明主,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宏伟抱负.
怎样才能够实现自己的鸿鹄之志呢?综观其时军阀混战的结果,到赤壁战前,只剩下了曹操、孙权、刘备、刘表、刘璋、公孙度、韩遂、马腾等人.那么,为什么诸葛亮不投靠已经平定了北方,并“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或是已“据有江东,已历三世”的孙权,而要为四处奔走,无固定的地盘的刘备出谋划策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1.虽然曹操实力最强,政治上取得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有利地位.并先后率军消灭了吕布、袁术、袁绍等割据势力,占领了冀、幽、青、并等州,平定了北方,大有一举平定南方,一统华夏的趋势.但诸葛亮深知,曹操的手下有荀彧、郭嘉等一批贤才谋士,如投其帐下,难以其施展才能.同时东汉王朝虽已名存实亡,但在汉末士人中仍有较大的影响.在许多汉末士人的眼中,曹操名为汉承相实为汉贼.道不同不相为谋,诸葛亮自然不肯为其出谋划策.2.孙权虽据有江东之地已历三世,但其缺乏统一天下的雄心,而诸葛亮志在结束割据,完成统一大业.况且孙权承继父兄基业,属下早已有张昭、周瑜等一批元老重臣.诸葛亮深知如到孙权之处,同样难以施展其盖世之才.因此,在张昭荐亮于孙权时,诸葛亮不肯留下,人问其故,诸葛亮曰“孙将军可谓人主,然观其度,能贤亮而不能尽亮,吾是以不留.”3.刘备在当时虽无立足之地而依附于荆州刘表,但自起兵以来,虽屡经挫败,壮心不已,为时人所敬重.就连曹操也认为: “今天下英雄,唯使君(刘备)与操耳.”诸葛亮审时度势,认为刘备可以夺取荆州、益州作为立国之基,效法高租刘邦,成就帝业.同时刘备身边一直缺乏真正的谋略之士,诸葛亮认为自己辅佐刘备,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才干,实现其抱负.因此,当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欣然应允出山辅佐刘备.
、《隆中对》的历史局限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分析了当时形势后,又为刘备谋划了“若跨有荆、益,保其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外结好孙权,内修政理;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迎将军者乎?诚如是,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建基立业的宏伟蓝图.应该说,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形势分析和提出的战略决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和可行的,但同时也存在着它的困难和局限,这在后来形势的发展中逐渐显现出来,这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首先,“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存在着极大的矛盾.在《隆中对》中,诸葛亮为刘备制定了首先夺取刘表的荆州和刘璋控制的益州为根据地,然后“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刘备“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 “北定中原,兴复汉室”的宏伟蓝图.但是,荆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联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国,”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占有荆州,向南可威慑江南,进而扫荡割据江东之地的孙吴;向北可出兵宛、洛,北定中原.因此争夺荆州,无论是对曹操、刘备、孙权都至关重要.在赤壁战前,面对来势汹汹的曹操大军,唇亡齿寒,共同的利害关系,使刘备、孙权结成抗曹联盟.赤壁之战曹操战败,退出了对荆州的争夺,而赤壁战后,刘备与孙权荆州争夺的序幕就拉开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孙权“以备已得益州,令诸葛瑾从求荆州诸郡.备不许……(孙权)遂置南三郡长吏,关羽尽逐之.”为争夺荆州地区,吴、蜀不惜兵戎相见.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刘备集团留驻荆州的大将关羽率军攻打曹魏占领下的樊城,水淹曹操派来援助曹仁的于禁所督七军,“羽威震华夏”,曹操甚至“议徙许都以避其锐”.刘备集团势力的发展,不仅对曹魏集团是一种威胁,对孙吴集团也是严重的威胁.在这种情况下,曹操和孙权又暂时结成同盟.孙权趁关羽出兵樊城,后方空虚的时机,命大将吕蒙袭取荆州,斩杀了关羽.
蜀汉章武元年(公元221年)为了夺回荆州,刘备不惜倾巢出动,沿长江而下伐吴.夷陵之战,蜀军大败,刘备的蜀汉再也不能对孙吴构成威胁,这时倒是曹魏对孙吴的威胁更加显现.于是,孙吴向蜀汉“遣使请和”,蜀汉与孙吴又结成了抗曹联盟.由此可见,“跨有荆、益”和“外结好孙权”之间是存在着极大的矛盾,是有一定条件的.
二、荆州的失去,使得北伐的基础发生了极大的变化.同时,随着时间的推移,诸葛亮《隆中对》“则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矣”的提法,也逐渐了失去了原有的号召力.诸葛亮《隆中对》认为在军事战略上要分两步走:首先利用荆州牧刘表、益州牧刘璋的弱点,不失时机地夺取荆、益二州;然后再以荆州、益州为根据地,等待时机成熟,两路出兵,对曹魏实施两面夹击,以达到逐鹿中原,兴复汉室的目的.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形势也正是按照诸葛亮提出战略决策发展的,刘备集团先后夺取了荆、益二州.此时真可谓万事俱备,只欠“天下有变”的东风了.
然而,荆州的失去,使得后来诸葛亮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中提出的北伐战略条件.失去荆州,使得蜀汉处于偏安一隅的窘境,经济实力大大削弱,军事上丧失了“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与“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遥相呼应,两面夹击曹魏的可能.
尽管诸葛亮后来与孙吴重修盟好,解除了可能来自孙吴方面的威胁.同时诸葛亮对蜀汉在政治上加强治理,整顿吏治,举贤任能,调整了蜀汉集团内部,主要是随刘备入川的荆州集团和原属刘璋的益州集团的关系;经济上则大力奖励耕战,务农植谷;军事上治戎讲武,为北伐作准备.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蜀汉出现了“田畴辟,仓廪实,器械利,蓄积饶"的局面,训练出了一支十余万人的精兵.为了安定蜀汉的后方,解除北伐的后顾之忧.蜀汉建兴三年(公元225年),诸葛亮经过两年的准备,亲率大军南征, “五月渡泸,深入不毛”,迅速平定了南中四郡南夷首领的叛乱.同时,又得以征收南中地区出产的金、银、丹漆、耕牛、战马等物资以给军国之用;并挑选劲卒万人编入蜀军,号曰“飞军”,加强了蜀汉的军事实力.但仅管如此,蜀汉与曹魏、孙吴相比,在经济上和军事上都还是最弱的.
为了完成“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统一天下的大业,诸葛亮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开始,到蜀汉建兴十二年(公元234年)八月病死北伐军中,七年中先后五次兴兵北伐曹魏.以诸葛亮之才,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然而却功败垂成,收效甚微.客观地讲,北伐的失败,与其北伐时的条件已异于《隆中对》时提出的北伐战略有关,蜀汉和曹魏两国力量过于悬殊,蜀汉以一州之力难以蹈覆雄据九州之地的曹魏,失败是必然的.唐代大诗人杜甫对诸葛亮十分崇敬,他在《蜀相》诗中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对诸葛亮北伐未能成功深感惋惜.
汉献帝退位对他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
汉献帝退位,当然是无奈之下的选择。把刘家四百年汉室基业交付曹姓,虽非心甘情愿,但却是明智之举。若不这样,刘协不仅皇位不保,甚至结果会是性命堪忧。
想当初,刘协也非注定坐皇帝位置的。
汉灵帝晚年病重,立刘辩为帝,是为少帝。刘协仅为陈留王。董卓进京把持朝政后,宣布废除汉少帝刘辩,立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时年9岁。作为傀儡皇帝,无论是在董卓,还是在曹操把持朝政的漫长时期里,刘协的傀儡皇帝角色,一点儿也没变。
刘协虽名为汉献帝,但他没有自己的政治军事班底,是一个掌控不了汉家天下的“空壳皇帝”。刘协既无忠臣掌握兵权控制大局,二无实力型官员辅佐撑腰,在军阀割据,各地方势力都窥皇位状态下,他带领下一帮子过气的王公大臣,怎能敌得了董卓,曹操这样手握大权的虎狼之辈呢。
即便后来认的“皇叔”刘备,其实也不过是打着“匤扶汉室”政治旗号,努力做大势力,争夺天下罢了。试设想一下,若刘备蜀汉一系的军阀们,真的成功打败J魏曹与东吴孙权集团,会拱手把江山交与刘协,自己甘愿俯首为汉臣吗?
所以,看透了天下局势的汉献帝,终于在建安二十五年,也就是魏王曹操去世,曹丕继位之时,幡然醒悟的汉献帝刘协主动请求禅位于曹丕……
刘协禅位曹丕,算是顺应时势。在当时举国上下无人真正“思汉”情势下,汉献帝刘协心里很明白:这皇位,早晚都要被他人抢走!把皇位让与曹丕坐,刘协还能是当朝皇帝亲妹夫呢。
结果也如此:曹丕封刘协为山阳公,允许其在封地使用天子礼仪,行汉正朔,祭祀宗庙等,最后还承诺献帝:“天下之珍,吾与山阳共之。”
因此有理由认为,在大势所趋,人心所向,汉室必亡的客观政治情势下,刘协适时选择宣告退位,算得是一件聪明的政治决断。不若此,刘协丢掉的就不仅仅是皇帝的虚名,恐怕也不会顺利地活到54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