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妇女地位其实很高,对不对
不对,想比之下现代女性高,古代女性低。
张良辅佐刘邦后为何归隐
张良辅佐刘邦后为何归隐
《西游记》里孙悟空与唐僧闹掰,到东海龙宫讨酒吃。他看到龙宫墙壁上挂着一幅画,便问东海龙王画的内容。老龙王说,画的名字叫《一桥三敬履》,说的就是张良和黄石公的故事。故事寓意很简单,告诫人们要知进退、懂孝道。
张良,西汉开国功臣,“汉初三杰”(张良、萧何、韩信)之一。张良之于刘邦来说是左膀右臂,没有张良便没有刘邦的后来。张良最后之所以选择归隐,也算是政治家的一种急流勇退。从三个层面来说。
张良在雇凶刺杀秦王失败以后,路遇黄石公,得《太公兵法》,后来便一路追随刘邦东征西战。我们知道,张良骨子里想的是灭秦,给刘邦只是暂时的“打短工”。
楚汉之争让刘邦雄霸天下,张良也为刘邦夺取汉中立下汗马功劳。另外,鸿门宴上也可以看出张良的“非同一般”。他比樊哙要沉着冷静,做事严谨,善于观察和留心事物。在鸿门宴之前,他就已经买通对方之人,所以刘邦能够成功脱身,没有张良,刘邦也许已是“鱼肉”。
后来大汉基业的建立,包括刘盈太子登基都离不开张良背后的默默付出,属于典型的“实干家”。可就是这样一位闷声干事的人,后来却退出江湖,选择了归隐。
二、功成身退,选择归隐
刘邦开国之后,大宴群臣。在庆功宴上他曾说:
“天下得失,在于我知人善用。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 吾不如萧何;统兵百万,有战必胜,有攻必取,吾不如韩信。 此三人皆人中之杰,吾能用之,所以取得天下。项羽有一范增而不能用,所以为我所败 。”
意思很明确,我刘邦能有今天,多亏张良、萧何和韩信这“三杰”。可见此三人对刘邦夺取天下至关重要。但反思历史我们会发现,一旦功高盖主之后,就必然会引起政治的不和谐,如果不懂得权让三分,势必会招致杀身之祸。果不其然,萧何和韩信最终都没有得到善终,唯独张良最终“跑路”。个中缘由也许只有他自己才最明了。
首先,知己知彼。张良随刘邦多年,深知刘邦这个街头“流氓”为人秉性。他善于猜忌,而且小肚鸡肠。这次南宫之宴,当时萧何在关中、韩信在楚,唯独自己在宴会上。刘邦每每把自己和此二人相提并论,他就有一种不祥的预感。因为刘邦最尊重、最崇拜的人,也是他最猜忌、最记恨的人。刘邦如此敬重三人,让张良觉得无所适从、如坐针毡;
其次,黄老思想的“指引”。张良深知“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忘;功盖天下者不赏,声名震主者身败”的道理,加之他深受秦汉之际黄老道家思想的影响,与其“苟全性命”于乱世,还不如“功成身退”隐江湖,急流勇退才是最好的选择;
第三,刘邦的成全。张良为刘邦夺取汉中地盘,确定了刘邦统一中原的基调。刘邦开国之后,论功行赏,给刘邦封留侯职位,但刘邦却拒不受功,而且辞官归隐。张良自己知道,自己刚开始投奔刘邦的时候,是不看好刘邦的。这次拒绝封赏,退隐江湖,也是是刘邦不计前嫌,自己见好就收才是上策;
第四,吕后的帮忙。刘邦易储风云在大汉王室也是沸沸扬扬。当时吕后之子刘盈已是汉朝太子,但刘邦后来钟情于戚姬,转而想立戚美人之子刘如意为太子。吕后请张良给出对策,张良建议请商山四郜来给太子助阵必能赢。后来,张良成功地将刘盈太子之位保住。张良能成功隐退,也少不了吕后在刘邦面前的美言。
三、反观刘邦诛杀异姓王
诛杀开国功臣是很多帝王和开国功臣的最终结局。诛杀开国功臣和异姓王不是刘邦首创,但刘邦绝对是非常有名的一个。
自古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翻开历史我们知道,他诛杀的几位功臣,位高权重,分封之后,随着势力的增长,他们一度威胁到大汉的稳定,俨然成了国中之国。所以这些昔日劳苦功高之臣,已经逐渐背离王室、背离初心。所以严格来说,刘邦诛杀他们,也是他们自己“取死”。再加之“家天下”思想的作祟,皇权必须高度集中,所以刘邦综合这些因素,不得不对他们下死手。
张良审时度势,急流勇退,既成全了自己,也成全了刘邦。不得不说张良在这些人当中,还是独具慧眼、才智超群的。
诸葛亮:仰其像不威,然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成帝王之师。
刘邵:思通道化,策谋奇妙,是谓术家,范蠡、张良是也。
:项羽打了一百个胜仗,顶不住张良一个主意,优势变劣势,只好求和。
(对于张良的“急流勇退”,您有何高见呢,欢迎关注@山城小哲,欢迎点评。)
曹睿的能力与曹丕比如何
要评价曹叡和曹丕,其实从他们二人的谥号中,就能看出一丝端倪。曹叡庙号烈祖,谥号明帝,而曹丕庙号世祖,谥号为文,人称魏文帝。二人谥号,一个是“明”,一个是“文”,其中的意思不言而喻,也就是说,站在当时人的角度来看,其实曹叡比曹丕的能力是要更强的!今天我们就来分析一下,看看曹叡比曹丕强在哪里?
政治能力
曹丕是曹叡的父亲,他们二人分别是曹魏的第一和第二任皇帝,按理说,开国皇帝一般都是文治武功超强之人,比其他几代都会稍微厉害点,不过,曹丕这里倒是有点不一样。曹丕之所以会成为曹魏的开国皇帝,其实最大的功劳是他的父亲曹操!曹魏那么大的地盘,基本都是曹操打下来的,曹丕是继承了曹操的遗产,所以才能发展壮大。而曹魏之所以能够取代东汉,也是因为曹丕对士族进行了妥协。
曹操时代,是一个和士族对抗的时代,曹操大力选拔寒门人才,目的就是为了对抗当时的士族,可以说曹操一生都在为此奋斗,当时的曹操,对很多寒门人士来说,是非常友好的。而曹操去世后,曹丕直接改变了曹操的政治主张,为了篡夺东汉,建立曹魏帝国,曹丕向士族做出了妥协,发明了九品中正制。这个九品中正制为何会遭到众人诟病呢,我们来看看他究竟是什么意思?
九品中正制指的是朝廷设置“中正”这个职位,专门负责选举各地官员,上报给朝廷。其中大中正负责州里的选拔,小中正负责郡里的选拔。朝廷规定,选拔的人才分为九等,俗称九品,分别是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而评判这些人才的标准,则是通过家庭出身和背景、个人品德等因素来决定。粗看之下,似乎这些都是有法可依,非常公正,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九品的评判标准逐渐变成了主要看家世,个人品德倒是其次了,因为个人品德这东西,没有具体的标准,不好评判,所以越来越多的人主要是看家世,这就造成了能评上品级的,大多是出身良好的士族子弟。
发展到后面,甚至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这对于整个朝廷来说,并不是一个非常好的现象,虽然士族子弟确实有很多优秀人才,但是寒门之中优秀人才也不少,而九品中正制无形之中直接堵死了寒门人才的当大官的梦想,以至于朝廷上层全都是士族之人,这些人互相之间关系颇深,很容易制约皇权,这也是曹魏最终被司马家篡夺的一大原因。
曹丕的这个九品中正制,粗看不错,实际上真正实施起来有很大的弊端,可以说,正是因为曹丕搞得这一套选拔制度,使得曹魏江山很快就灭亡了。当然了,除了向士族低头脱险,曹丕在打压皇族权力上,做得也是非常过火。曹操之所以强大,除了很多外姓大将相助之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曹家、夏侯家的宗亲人才很多,但是由于曹丕称帝,防备宗族,使得宗族人才急剧减少,可以看到曹丕时期最出名的那些大将,很多都是曹操时代培养出来的,而曹丕一瞎搞,直接导致的结果就是曹叡、曹芳时代,曹家缺少了很多的精英人才,没法和士族对抗,最终被以司马懿为首的士族击败,沦为傀儡。可以说,虽然曹丕建立了曹魏,但他也给曹魏埋下了亡国之祸。
说完曹丕,我们再看他的儿子曹叡。由于曹叡是曹丕的儿子,所以曹丕的很多策略曹叡都是一直沿用的,不敢改变。在古代,孝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品质,我们经常在电视剧中听到这么一句话“祖制不可违”,讲的就是类似的意思。曹丕作为开国皇帝,他的策略曹叡是不好改变的。但是通过曹叡对国内的掌控,我们可以看到,其实他对士族的掌控力是要超过曹丕的。
曹丕去世后,给曹叡留下了四个顾命大臣,分别是曹真、曹休、陈群和司马懿,这几人可都是湖了,处事非常老辣,一般的手段对他们根本没啥用,结果曹叡登基后,果断处置,很快就成功的夺回了大权。曹叡是怎么操作的呢?非常巧妙,他直接以军国大事为由,将曹真、曹休和司马懿给外放到了边疆地带,让他们去带兵打仗,这样的话他们就远离了朝堂,远离了权力中枢。三人虽为顾命大臣,但远离朝堂,也就无法干扰到曹叡了,而剩下的陈群比较好对付,就这样曹叡很快地就夺回了大权,拿回了属于自己的皇权。
看看曹叡的操作,人家的这套阳谋可真的是厉害,即便你知道他这样做的目的,但是人家做的冠冕堂皇、无可指摘,你只能遵从。也正是因为曹叡在登基之后显示出了强大手段,让众人看到了他的能力,所以终曹叡一朝,都没咋出过权臣,大权全都在曹叡手中紧握,那些士族都被压得死死的,不敢反抗。而后期威风八面的司马懿,在曹叡面前,乖得就跟个小猫一样。
综合曹叡和曹丕的政治手腕来看,很明显,曹叡是要强于他的父亲曹丕的,这也是为何大家在给曹叡的谥号时,给的是个“明”字,而曹丕是个“文”字。
战略能力
作为皇帝,尤其是天下未统一的皇帝,战略能力、战略眼光尤其重要。而就这方面对比来看,曹叡的表现也是要强于曹丕的。曹丕这个人,长期跟随曹操历练,能力还是不错的,不过他缺乏了他父亲曹操的超强战略眼光。虽然他一直有一统天下之志,但在操作过程中他却屡次碰壁,而事实上,曹丕在位期间,其实是有一统天下的机会的,只不过他没有抓住!
当时孙权偷袭荆州,惹怒刘备,虽然刘备按捺住了脾气,没有立刻跟孙权死磕,但两人的梁子算是正式结下了,只要刘备还有一口气在,肯定是会东吴的,而刘备东吴之机,就是曹丕最佳的伐吴之机!在魏蜀吴三方阵营中,魏国最强,吴国次之,蜀汉最弱,吴国相对于蜀汉,人口更多、更多,更有战争潜力,所以对于曹魏来说,吴国其实是曹魏一统天下之路中的最大绊脚石,只要灭了东吴,蜀汉其实相对来说很好打。然而当刘备伐吴之时,曹丕却拒绝了众人的建议,他选择了坐岸观火。
《傅子》:孙权遣使求降,帝以问晔。晔对曰:“权无故求降,必内有急。权前袭杀关羽,取荆州四郡,备怒,必大兴师伐之。……宜大兴师,径渡江袭其内。蜀攻其外,我袭其内,吴之亡不出旬月矣。吴亡则蜀孤。若割吴半,蜀固不能久存,况蜀得其外,我得其内乎!”帝曰:“人称臣降而伐之,疑天下欲降来者心,必以为惧,其殆不可!孤何不且受吴降,而袭蜀之后乎?”帝不听,遂受吴降,即拜权为吴王。
当时的刘晔极力劝说曹丕出兵灭吴,但是曹丕战略眼光不足,拒绝了这个提议,错失了一统天下的机会。而曹丕拒绝的理由其实有两个。一是孙权已经称臣投降了,二是蜀汉和东吴都是曹魏的对手,他们两个鹬蚌相争,曹丕想要渔翁得利,等到他们分出胜负,兵疲将乏之后再出兵。
曹丕的第一个理由其实大家都看得懂,估计岁的小孩都知道,孙权肯定是假意投降的,曹丕不傻,他应该也是知道的,所以他的第一个理由只是故意说出来的。他真正不出兵的原因就是想看到孙刘两家打得头破血流,他最后再出手收拾残局。曹丕的这个决策之所以错了,其实主要是因为他没有看清楚自己的位置!如果曹魏不是天下第一强的势力,为求自保,他确实是可以采取这种坐岸观火的策略。但是现在曹魏是第一大势力,而东吴是,两人的关系不可能调和,不管怎样,老大都需要出手对付,而现在老三帮着老大出手一起打,这不是最佳的形势吗?老三帮忙牵制着的部分主力,这就意味着作为老大的曹魏,只需要对付部分东吴主力即可,这可是很划得来的啊。如果等和老三分出胜负,老大将需要对抗的全部主力,这不就亏大了吗?
总的来看,曹丕没有配合刘备一起出兵,攻打东吴,应该算是非常遗憾了,如果双方真的夹击东吴,说不定曹丕真有一统天下的可能。只可惜,曹丕的战略能力不足,错失了这么一个大好的机会。我们再来看曹叡,当他面对诸葛亮北伐时,他表现如何?
夷陵之战过后,蜀汉精锐尽丧,国力损失严重,于是曹魏上下一致认为蜀汉暂时是没有对外作战能力的,所以曹魏放松了对蜀汉的防备,将大部分兵力集中于对付东吴的前线,结果谁也没料到,诸葛亮能力这么强,短短数年便恢复了蜀汉国力,而且开始率军北伐,攻占雍凉。当时的陇右有五个郡,结果其中三个郡直接宣布投降诸葛亮,形势对曹魏非常不利。得知这个消息后的曹叡,立马着手安排反击。他先是从大的方面分析战局,认为蜀汉国弱民少,并不是魏国的对手,主动挑起战争必败无疑。这话自然是安抚众人所说的了,接着曹叡立马奔赴关中,他亲自坐镇长安,指挥众将反击蜀汉。
在曹叡的激励和调遣下,最终曹魏成功的抵挡住了诸葛亮的进攻,并最终将诸葛亮赶回了蜀汉。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其实是机会最大的一次,因为这一次曹魏防备很弱。而曹叡战略能力很强,立马意识到诸葛亮的战略意图,所以亲赴长安坐镇,激励众将,一定不能让诸葛亮攻占凉州,真让诸葛亮把陇右给拿下来了,那蜀汉对关中将会是一个非常大的威胁!这一战后,曹叡多次加强对蜀汉的防备,成功的挡住了蜀汉一波又一波的进攻,最终成功的把诸葛亮给熬趴下了。
从战略能力来看,很明显,曹叡是要强于曹丕的。虽然曹叡没有长期在军中磨炼,但是他的战略能力,对战局的敏感度都远超常人。当听到诸葛亮进攻陇右时,要是换作一般的皇帝,估计也就是立马调兵遣将救援,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亲自跑到长安去坐镇!
结语
综合政治水平和战略能力这两方面来看,我们可以发现,曹叡其实是要强于曹丕的。虽然曹丕是曹叡的父亲,但曹叡这个当儿子的在皇位上其实做得比曹丕更好。事实上,本文认为,如果曹丕和曹叡的位置互换,曹丕不一定会干得有曹叡那么好,而曹叡肯定会比曹丕干得更加出色。
(本文主要参考《三国志》《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