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文学作品导读名词解释、论述题(100分)
自然主义文学
您的答案:
自然主义文学是作为西方文学的一个流派产生于19世纪下半叶的法国,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传至欧美和世界各国.自然主义文学是西方现实主义文学发展到极致蜕变的产物,也是生物学、遗传学等科学理论影响文学创作的结果.自然主义思潮持续的时间并不长,成就基本只局限于文学领域,尽管“自然主义”一词本身来自绘画艺术领域.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3.0
22.第17题
废奴文学
您的答案:
废奴文学是指产生于19世纪30年代而盛行于50年代的,以废除奴隶制度,揭露和控诉奴隶主罪行为目的的美国资产阶级进步文流.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3.0
23.第24题
狂飙突进运动
您的答案:
狂飙突进运动 是德国启蒙运动深入发展,是德国文学史上一次反封建的,有力地促进了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赫尔德是这一运动纲领的制订者,青年席勒和歌德则是这一运动的代表作家.席勒的作品“洋溢着对整个德国社会挑战的叛逆精神”(恩格斯语),代表作有《强盗》和《阴谋与爱情》.歌德的剧作《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和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深刻体现了“狂飙突进”运动的时代精神.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5.0
24.第25题
意识流小说
您的答案:
意识流小说 是20世纪初叶在西方兴起的一种用与传统的写法不同的创作方法写成的小说.它是以表现人们的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一种小说流派.这种意识流小说既没有划一的规格,也没有公认的统一的定义.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2.0
25.第26题
骑士文学
您的答案:
骑士文学 是中世纪骑士制度的产物,表现骑士“忠君、护教、行侠” 的信条以及效忠贵妇人的行为.骑士文学的主要体裁:骑士抒情诗和骑士传奇,前者以普罗旺斯诗歌为代表,如《破晓歌》;后者按题材分为不列颠系统、拜占庭系统和古代系统,尤以不列颠系统的《特里斯丹与伊瑟》最为著名.骑士文学的抒情技巧、心理描写、情节离奇的浪漫风格对欧洲近代抒情诗和长篇小说创作有深远的影响.
题目分数:6.0
此题得分:6.0
26.第18题
论述《巴黎圣母院》的主题和艺术特色.
您的答案:
论述:
一、《巴黎圣母院》的主题
《巴黎圣母院》(创作于1831年)(又称《钟楼怪人》)是雨果第一部大型浪漫主义小说.它以离奇和对比手法写了一个发生在15世纪法国的故事:巴黎圣母院副主教克洛德道貌岸然、蛇蝎心肠,先爱后恨,吉卜赛女郎爱丝美拉达.面目丑陋、心地善良的敲钟人卡西莫多为救女郎舍身.小说揭露了宗教的虚伪,宣告禁欲主义的破产,歌颂了下层劳动的善良、友爱、舍己为人,反映了雨果的人道主义思想.
小说《巴黎圣母院》艺术地再现了四百多年前法王路易十一统治时期的历史真实,宫廷与教会如何狼狈为奸群众,群众怎样同两股势力英勇斗争.小说中的反叛者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面容丑陋的残疾人加西莫多是作为真正的美的化身展现在读者面前的,而人们在副主教富洛娄和贵族军人弗比思身上看到的则是残酷、空虚的心灵和罪恶的.作者将可歌可泣的故事和生动丰富的戏剧性场面有机地连缀起来,使这部小说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小说浪漫主义色彩浓烈,且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它是运用浪漫主义对照原则的艺术范本.小说的发表,使雨果的名声更加远扬.
二、《巴黎圣母院》的艺术特色
(一)美丑对照
雨果从哲学和美学的高度,运用美与丑、善与恶强烈对照的艺术原则,编织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塑造异乎寻常的人物,展现光明与黑暗殊死搏斗的画面.主要体现为:
1、 情节场景的对照
《巴黎圣母院》的情节由爱斯梅拉达先后五次遇险与得救、最后被害的曲折过程构成,情节体现鲜明、强烈的美丑、悲喜对照.
爱斯梅拉达被抢(悲)——被救(喜);
爱情幽会(喜)—— 被诬告判刑(悲) ;
被救入圣母院(喜)—— 被杀害(悲) ;
愚人节歌舞、喜剧性的开场——被害徇情、悲剧性结局遥相呼应,随着情节发展而形成的场景的尖锐对照,又使小说增添了反映历史、概括现实的广度和深度.
首先,两种节日、演出场景的对照:
主显节——封建宗教节日,上演宗教神秘剧,呆板僵化,千篇一律,演员甚多,观众极少. ——死气沉沉
人节——贫民的狂欢节,爱斯梅拉达的街头演出,一人歌舞,观众云集,掌声不绝,欢呼雀跃.——生气勃勃
接着,是两个“王朝”,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
封建王朝——以路易十一为代表的封建王朝,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为敌,血腥百姓,致使爱斯梅拉达遭尽与.——残暴,草菅人命,任意诬陷
“奇迹王朝”——以克罗班为首的乞丐“王朝”,虽衣衫褴褛,却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平等人道,尊重,公正廉明
作者安排了两个王朝、两个国王、两种法庭、两种审判的对照.一个是历史上确实有的法兰西路易十一的封建王朝,另一个是作者虚构的乞丐王国.在封建王国里,他们内部勾心斗角,处处与为敌,血腥百姓,冤狱遍布国内,致使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遭受和.而在乞丐王国里,尽管那些平民、乞丐、流浪者们衣衫褴褛、举止粗野,但心地善良、互助互爱,具有舍己为人的牺牲精神,团结一致与封建王朝、天主教会做斗争,对爱斯梅拉达倍加爱护和尊重.这里,有两种法庭审判的对照:封建王朝的法庭是貌似尊严,实则残酷卑鄙,随心所欲,罗织罪名,故意制造冤案,那是“法官吃人肉”的行径.而与之对照的乞丐王国对甘果瓦的审判,看似森严恐怖,实则公正合理,既不诬陷无辜,也不刑讯逼供,虽然法律和过程简单了些,但却给人辩解的权利.小说借着这两个王国、国王、法庭和审判的强烈对照,揭示了爱斯梅拉达悲剧的社会根源,增加了作品反映历史、批判现实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增加了情节的起伏变化,更加富于传奇色彩和浪漫气息.
情节场景的强烈对照,不仅使小说的布局结构显得紧凑、匀称,还有利于揭示社会斗争的复杂性,使小说富有紧张的戏剧性,扣人心弦.
2、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对比
巴黎城市和圣母院的和谐美丽的自然环境与阴暗不幸的生活构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样更突出暴露了封建的黑暗.在作品第三卷,作者撇开情节的主线,插入相当的篇幅,专门介绍圣母院的建筑史和巴黎城市的鸟瞰图.这似在中心情节之外,却又是必不可少的环境和背景.作者热情洋溢地描绘了圣母院的崇高和圣洁:和谐而壮丽,庄严而伟大,这是一部用石头砌成的历史,是永恒的见证者.而当时的巴黎简直就是一个艺术之宫,赏心悦目,圣洁而美丽.然而,就在这样一个美好的所在,到处布置着绞架、刑台、地下牢房、存尸墓场,发生着诸如爱斯梅拉达这样无辜的人们遭受摧残的耸人听闻的悲惨事件.这三者之间的对照,显而易见地表明了作者对造成巴黎和圣母院成为人间地狱的社会的愤慨.
3、人物形象的对照
最重要的是人物形象的对比.
雨果认为”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靠近着优美,粗俗藏在崇高的背后,恶与善并存,黑暗与光明相共”,《巴黎圣母院》的清洁,就是以美的代表爱斯美拉达和卡西莫多与丑的代表副主教克罗德的矛盾及鲜明对照中展开的.(具体内容见第三讲讲义)
雨果相信,运用对照艺术,能透过表象,揭示出美丑、善恶的本质.在外在美与内在美的对照中,心灵美胜于一切.人心是艺术的基础,就像大地是自然的基础一样.
(二)史诗气质
《巴黎圣母院》以15世纪路易十一时代为背景,全面再现一个历史时代的社会生活.
场景宏阔——修道院、王宫、贵族府邸、贫民街区、监狱、刑场;
事件重大——狂欢节、丐帮夜生活、法庭审判、教会阴谋、起义;
人物众多——国王、主教、官、军官、士兵、神甫、诗人、乞丐头目、流浪汉;
画面丰富——有对巴黎城市沿革、教堂建筑历史的全景式描绘、雄奇浩瀚;有对家庭、宗教、王公、贫民流浪汉生活及社会风俗的工笔描写,色彩斑斓;有对母女生离死别、爱情悲欢离合的深情刻画,丝丝入扣.
全书是一幅包罗万象的中世纪法国社会全景图.显示了雨果深邃的历史视野、广博的历史知识和描绘宏大场面的高超艺术.
(三)情节传奇,描写夸张
小说以情节离奇曲折、惊心动魄为特色,强烈震撼人心.
夸张的描写是这部书的特色之一.在《巴黎圣母院》中,卡西莫多有着丑到极点的相貌:几何形的脸,四面体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似乎上帝将所有的不幸都降临在了他的身上.雨果用极其夸张的手法把一个世界文学中外貌最丑的人物形象生动地展现在了读者的面前.这种夸张并不是“无病”的做作,而是一种铺垫.雨果通过夸张为后文的强烈对比做好了准备.
卡西莫多力大无比,当街抢人,烈日下受鞭刑暴晒示众;劫法场;一人保卫圣母院;摔死克罗德;殉情.
爱斯梅拉达倾城的舞蹈,一句话救甘果瓦,给卡西莫多水喝;受审受刑;对弗比斯的思念;对克罗德的拒绝;死难;两人死后死骨一分开化为灰烬,乞丐王国攻打圣母院等等.
充分运用夸张、巧合、悬念等艺术手法,情节大起大落,出人意表,描写浓墨重彩,强烈感人.
显示了雨果奇特的构思和想象力.
(四)心理描写
运用心理描写刻画人物,表现人物的心理变化的曲折过程,揭示行为的内在原因.
克罗德对爱斯梅拉达的种种念头:在宗教与现实、教规与、灵魂与之间苦苦挣扎的痛苦;对美的渴望,得不到美的嫉恨,占有美的,摧残美的凶残.(第九卷P435)
爱斯梅拉达:单纯、善良、直观、略带孩子气、爱憎分明、强烈、表里如一的心理(对弗比斯的爱、克罗德的憎恶、对受难者的同情)
卡西莫多受感化后的心理:正直人的感恩、爱美、为爱牺牲自己的痛苦;摧毁的义无反顾,显示英雄气、壮烈美.
人物性格的强烈性,很大程度来源于心理变化的强烈起伏.
(五)景物叙事
善于将无生命的事物描绘得庄重神奇、动人心魄,仿佛使富有灵性的活物.
第三卷:巴黎圣母院-前墙、神龛、阶梯、塑像、祭坛、玻璃窗、钟楼、历史上遭受的种种伤害(时间、宗教改革、艺术改造)、教堂建筑的历史沿革-古代多种艺术风格的融合.
“既永恒又多变”,“是一部规模宏大的石头交响乐.”
“是民族的宝芷,世纪的积累,人类才华升华的产物 ”“是一种岩层.”每个时代的浪潮都给它们增添冲积土.
“人类的智慧在哪里凝聚起来,时间就是建筑师,就是泥瓦匠.”
再通过伽西莫多有如神助的敲奏的美妙的钟声,激活这座建筑,使之有声有色(第四卷)更为神秘庄严.
又如对巴黎城的描写(第三卷)是一部伟大城市的编年史“一个中世纪建筑学与历史学的产物,一部石头的编年史.”
小说在景物描写中,往往都穿插激越的议论,通过这种直抒胸臆式的、式的议论,加深景物的历史内涵,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使之接受自己的观点.
最后以巴黎“晨钟齐鸣”的诗一般的描写感受《巴黎圣母院》深沉的诗意.
总之,《巴黎圣母院》以其丰富的想像,奇特的情节,鲜明的对照,浓烈的色彩描绘了具有中世纪鲜明而绚丽的城市图景,给读者展现了一个充满绚烂和奇特声响的世界,凝结成一部浪漫主义巨著,为浪漫主义奠定了一座丰伟的文学纪念碑.这部名著塑造的吉卜赛女郎爱斯梅拉达和钟楼怪人卡西莫多,是世界艺术长廊中不朽的人物形象.
最苦的书
《活着》太苦了,有庆死的时候真想给余华寄刀片。到后面其他人死我都觉得作者就是要这样写。大地上袒露着坚实的胸膛,养育着人们,人也坚韧地活着。可能是林海音写过,苦难掉到谁头上,都得承受着。硬着头皮承受。这书里可以看到人的命运和国家时代的命运息息相关,其实每代人都一样,我们这个时代不知道会不会有人也写出来这种感觉。 《大江大河》有点这个感觉。故事情节设计巧妙,故事也光怪陆离,这一点上倒有《百年孤独》魔幻主义的色彩,但也有其他作者说过这都不是魔幻主义,是现实就很魔幻。也不是说什么,就是都在摸索中前进。 《骆驼祥子》男主角也很苦,但总觉得那是旧社会,离自己很遥远。主要写的是时代的悲。不过也是初中读的了,不知道记忆准不准,暂且这么写吧。后来想明白,《活着》之所以读起来不像《骆驼祥子》那么遥远,是因为他写了人的命运和国家息息相关,这一点放在哪个时代都一样,除了时代的悲,还有人的劣根性,还有人的命运的悲。这些就不再局限于时代了,可以穿越时空。 《安琪拉的灰烬》里面妈妈和孩子们也很苦,但苦中也可看到人性的光辉和友爱,最后孩子们也算奋斗出来了。 《活着》真的是一言难尽。二喜出现的时候让一切明朗了一阵。二喜的造型类似《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不知道作者有没有这层意思,他也是特别善良和真情的。总之,人物是最坚实的。坚实的土地上坚韧的人们。乔峰的命运也是弄人,但做人做事无愧于心,无愧于情,造化弄人,但人还是人,并不妨碍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人,顶天立地的人。命运无法控制,但怎么做人怎么做事都是个人可以选择的
黄眉怪到底什么来路
黄眉怪的来路《西游记》中有明确的说明,是弥勒面前一个司磬的黄眉童儿。每日在佛前听讲,因此也有了些神通。而为什么弥勒佛写了个“禁”后,他就会乖乖跟着呢?我仔细看了《西游记》中这一部分的文章,他是这样写的:孙行者迎着面,把拳头一放,双手轮棒。那妖精着了禁,不思退步,果然不弄搭包,只顾使棒来赶。行者虚幌一下,败阵就走,那妖精直赶到西山坡下。我们看原文解释,孙悟空一只手和他打斗,激将那黄眉怪不用那个后天袋子,而是拿兵器来打。就在那妖怪上来后,孙悟空把拳头内握着的“禁”放出来了。注意,这个“禁”的法术不是电视剧中所说的那样,一直在生效,也一直需要孙悟空把手中的“禁”对着妖怪,而是孙悟空把手张开的时候,正对着孙悟空手的妖怪就中了法术了,也就是“着了禁”,这时候的他只是不会把那个袋子拿出来用而已了,他只会像着了魔一样想要一直打孙悟空,其他的什么都不想。所以,当孙悟空虚晃了两招,准备退走时,那妖怪就会一直追,直到追到了瓜田,他“着魔”以后想要追的对象不见了,又忽然看到了西瓜,他就会想要吃西瓜。而他想要吃西瓜的原因也十分简单,刚才中了法术“着了魔”,而且一下子跑了这么远,累不累,头晕不晕?答案无疑是肯定的,所以,弥勒佛断定他来了后才会要吃西瓜。这背后的隐喻,我想从黄眉老佛他接受命令下凡时,所吸引唐僧等人前来的,我们就可以看出一二了。黄眉老佛在下界自己设立了一个“小雷音寺”,为什么这么做呢?或者我们说弥勒佛为什么给了这个黄眉童子这么一个命令呢?因为弥勒佛是未来佛。我猜他等不及了,他想要给外界传递出去他是佛界的继承人,想要提高自己的影响力。总而言之,他想要继位了。您喜欢就点个关注呗!
韩非子·内储说上(七术)翻译
君王用来控制臣子的方法有七种,称为七术,君王需要明察的隐秘情况有六种,称为六微.七术:一是从各个方面参验、观察;二是必须惩罚以显示君王的威严;三是对尽力效忠的一定兑现奖赏;四是逐一听取意见,督促他们行动;五是传出可疑的诏令,诡诈地驱使臣子;六是掌握了事实反而询问臣子;七是故意说反话,做逆理的事来刺探臣子.这七种方法是君王所使用的.
参观一
君主观察和听取臣下的言行,如果不加验证,就不会知道实情;如果偏听偏信,就会受到臣下的蒙蔽.有关的解说在“说一”中侏儒梦见灶,鲁哀公称引“莫众而迷”部分.所以有齐人看见黄河神的事,而惠施说君主会失去一半人的意见.有关的祸患表现在竖牛饿死叔孙,江乙评论楚国风俗部分.卫嗣公想治国却不懂方法,结果臣妄相抗衡,自己更闭塞.因此明君类推积铁防箭的道理,明察三人成虎的祸患.
必罚二
君主过分仁慈的话,法制就建立不起来;威严不足的话,就要受到臣下的侵害.因此刑罚执行得不坚决,禁令就无法推行.有关的解说在“说二”中董阀于巡视石邑和子产教导游吉.所以孔子要谈论降霜,殷法要重刑把灰烬倒到街上,领队要辞别乐池,而商鞅要重罚轻罪.因此丽水的金子会守不住,而积泽的火会没人救.成欢认为齐王太仁会削弱齐国,卜皮认为魏王慈惠会走向灭亡.管仲懂得必罚,所以要分斩尸体来禁止厚葬;卫嗣君懂得必罚,所以要买回逃犯.
赏誉三
赏誉轻而不兑现,臣下就不为君用;赏誉厚而守信用,臣下就争着为君献身.有关的解说在“说三”中文子称说臣下“若兽鹿”.所以越王要焚烧宫室,吴起要奖励搬车辕的人,李悝断案要依据射箭,会有宋都东门有人因服丧悲伤过度引出死亡的故事.勾践懂得赏誉的作用,所以会向怒蛙凭轼致敬;昭侯懂得赏誉的作用,所以会收藏旧裤子.厚赏能使人成为孟贲、专诸那样的勇士,妇人拾蚕,渔夫捉鳝,就是证明.
一听四
全面听取意见,愚和智就不会混乱;督责臣下行动,庸和能就不会混杂.有关的解说在“说四”中魏王想要吞并韩国和南郭处士吹竿.祸患表现在申不害通过赵绍、韩沓去刺探韩昭侯.所以会有公子汜议论割让河东的故事,会有应侯谋划放弃上党的故事.
诡使五
君主通过频频接见某人、长期留住某人而不予任用的方法,奸臣就会疑惧起来,就会像惊鹿一样四下逃散.君主派遣使者询问其他事情,臣下就不敢隐私不报.因此,庞敬要召回公大夫,戴欢要下令侦察卧车,周君要假装丢失玉簪,宋太宰要责问牛屎.
挟智六
拿已知的事去问别人,那么不知道的事也会知道的;深入了解一件事,许多隐情都能辨明了.有关的解说在“说六”中韩昭侯把一个指甲藏在手里.所以韩昭侯肯定知道南门外情况,然后其他三个门外面的情况也能搞清;周君要下令搜寻弯曲的手杖,引起群臣恐惧;卜皮要指派侍仆刺探御史,西门豹要假装丢失车辖.
言七
用反话反事来测试自己怀疑的事,就会了解到.所以阳山要假装诽谤樛竖,淖齿要派人冒充秦使,齐人作乱前要派人刺探君主,子之要用白马测试左右,子产要隔离诉讼双方,卫嗣公要派人过关市.
说 一
卫灵公时,弥子瑕受到宠信,专权于卫国.有个谒见灵公的侏儒说:“我的梦应验了.”灵公问:“什么梦?”保儒回答说:“梦见灶,结果见到了您.”灵公发怒说:“我听说将见君主的人会梦见太阳,为什么你要见我,会梦见灶呢?”侏儒回答说:“太阳普照天下,一件东西遮挡不了它;君主普照一国人,一个人蒙蔽不了他.所以将见君主的人会梦见太阳.要是灶的话,一人对着灶门烤火,后面的人就无从看见火光了.现在或许就有一个人挡住君主的光辉了吧?那么即使我梦见灶,不也是可以的吗!”
鲁哀公问孔子说:“民间俗语说:‘没有众人合计就会迷乱.’现在我办事和群臣一起谋划,但国家却越来越乱了,原因是什么呢?”孔子回答说:“明君有事问臣下,有人知道,有人不知道;像这样的话,明君在上,群臣就可以在下面直率地议论.现在群臣没有不和季孙统一口径的,全鲁国都变成了一个人,您即使问遍境内百姓,仍然不免于乱.” 又一种说法:晏子访问鲁国,鲁哀公问道:“俗话说;‘没有三个人合计就会迷惑.’现在我和全国民众一起考虑事情,鲁国不免于乱,为什么呢?”曼子说:“古代所谓‘没有三个人合计就会迷惑’,是说一个人意见错误,两个人意见正确,三个人足以形成正确的多数了,所以说‘没有三个人合计就会迷惑’.现在鲁国的群臣以干、百来计算,言辞统一于季氏的私利,人数不是不多,但说的话就像出自一人之口,哪有三个人呢?” 有个齐国人对齐王说:“黄河神是伟大的神,大王为什么不尝试和它会会呢?请允许我让您会会它.”于是他就在黄河边上筑起了祭神的坛场,和齐王站在坛场上.过了一会儿,有大鱼游动,齐人就说:“这就是黄河神.”
张仪想凭秦、韩和魏交好的势力去征伐齐、楚,惠施想与齐、楚罢兵言和.两人争执不下.群臣近侍都帮张仪说话,认为攻打齐、楚有利,而没有人帮惠施讲话.魏王结果听从了张仪的主张,而认为惠施的主张不行.攻打齐、楚的事已经确定之后,惠子进见魏王.魏王说:“您不要说了.攻打齐、楚的事情确实有利,全国都这样认为.”惠施趁机进言:“这种情况不能不明察.如果攻打齐、楚这件事确实有利,全国都认为有利,聪明的人怎么会这么多啊!如果攻打齐、楚这件事确实不利,全国都认为有利,愚蠢的人又该多么多啊!凡要谋划,是因为有疑;有疑的事,如果确实是疑惑不定的,那么就会有一半人认为可行,一半人认为不可行.现在全国都认为可行,这是大王失去了一半人的意见.被挟持的君主也正是失去了半数意见的君主啊!” 叔孙豹做鲁相,地位尊贵而专权独断.他所宠爱的是竖牛,也独揽了叔孙豹的号令.叔孙豹有个儿子叫仲壬,竖牛嫉妒他,并想杀了他,因而和仲壬—起到鲁君住处去游玩.鲁君赐给仲壬玉环,仲壬接受了,但不敢佩带,就让竖牛向叔孙豹请示.竖牛骗他说:“我已替你请示过叔孙了.他叫你佩带玉环.”仲壬就佩带了.竖牛趁机对叔孙豹说“为什么不带仲壬去见见君主呢?”叔孙豹说:“小孩子哪能见君主.”竖牛说:“仲壬本来就多次见过君主了.君主赐给他玉环,他已佩带上了.”叔孙豹就召见仲壬,仲壬果然佩带着玉环,叔孙豹忿怒地杀了他.仲壬的哥哥叫孟丙,竖牛又嫉妒他而想杀死他.叔孙给孟丙铸了口钟,钟铸成后,孟丙不敢擅自敲钟,让竖牛向叔孙请示.竖牛不帮他请示,又骗他说;“我已帮你请示过了,他让你敲钟.”孟丙就敲了钟.叔孙豹听见钟声后说;“孟丙不请示就擅自敲钟.”就忿怒地把他赶走了.孟丙到了齐国.一年后,竖牛假装替孟丙向叔孙豹谢罪,叔孙豹就让竖牛召回孟丙,竖牛再次没去召人,却报告叔孙豹说:“我已召过他了,孟丙很恼怒,不肯来.”叔孙十分愤怒,派人杀了孟丙.两个儿子已死,叔孙豹患病,竖牛就独自侍养他,把近侍们支开,不让人进入,说:“叔孙不想听见人声.”竖牛不给叔孙豹东西吃,活活把他饿死了.叔孙豹已死,而竖牛并不发讣告,把叔孙豹财库里的贵重珍宝搬迁一空,然后逃往齐国.听了自己所偏信的人的话,结果父子都被人杀了,这就是不加验证的祸患. 江乙为魏王出使楚国,对楚王说:“我进入大王的境内,听说大王国家的风气是:‘君子不隐人之美,不言人之恶.’确实有这样的风气吗?”楚王说:“有”.“既然这样,那么像白公之类的事发生,国家能不危险吗?确实如此,群臣都能幸免于死罪了.”
卫嗣君看重如耳,喜爱世姬,又怕他们自侍受宠来蒙蔽自己,就抬高薄疑来和如耳匹敌,推重魏姬来和世姬并列,说:“用这种方法使他们互相抗衡.”卫嗣君懂得需要不受蒙蔽,然而没有掌握相应的方法.假如不使贱者议论贵者,不使下级敢于揭发上级,却一定要等双方权势相等,然后才敢互相议论,那就更多地培植起蒙蔽自己的臣子了.卫嗣君受蒙蔽便由此开始. 箭射来有一定方向,就堆集铁器来防备这个方向;箭射来没有一定方向,就建造铁屋来全面地防备着;防备了,身体就不会受伤.所人们凭着全面防备而不致受伤,君主依靠完全警惕而不致生奸.
庞恭和太子到赵都邯郸做.庞恭对魏王说:“如今有一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不相信.”“两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 “不相信.”“三个人说集市上有老虎,大王相信吗?”魏王说:“我相信了.”庞恭说:“集市上没有老虎是很清楚的,但是三个人的言论就造出了一只老虎.现在邯郸离魏国比这儿离集市远得多,妄议我的人也比三个人多,希望大王明察真情.”庞恭从邯郸回来时,最终还是不能再见到魏王了.
说 二
董阏于做赵国上党地区的郡守.他巡视石邑山中,看见山涧深邃,像墙一样陡峭,深达干丈,就问居住深涧附近村舍的人说:“曾有人下去过吗?”回答说:“没有.”又问:“小孩、痴聋、疯颠的人曾有下去过的吗?”回答说:“没有.” “牛马狗猪曾有下去过的吗?”回答说:“没有.”董阏于感叹地说:“我能治理好上党了.假如我治理时对罪犯严惩不贷,使他们好像掉下深涧必死一样,就没有人敢触犯法令了,还怎么会治理不好呢?”
子产做郑相,重病将死,对游吉说:“我死后,您一定会在郑国执政,一定要用威严治理民众.火的样子是严酷的,所以人们很少被烧伤;水的样子是柔和的,所以很多人被淹死.您必须严厉地执行刑罚,不要让人们因您的柔弱而触犯法令.”子产死后,游吉不肯严厉执行刑罚,郑国青年拉帮结伙成为强盗.盘据在萑苻之泽中,即将给郑国造成祸害.游吉率车骑和他们开战,打了一天一夜,才算打败了他们.游吉感叹地说;“我早按子产的教导去做的话,—定不会懊悔到这般地步了.” 鲁哀公问孔子说:“《春秋》里记载说:‘冬季十二月份降霜,没有把豆类作物冻死.’为什么记下这条?”孔子回答说:“这是说本来可以造成伤害的,但结果没有造成伤害.应予伤害却不加伤害,桃李就会冬天结果.天道失去常规,草木尚且要违抗它,何况君主呢!” 商朝的法令规定,对在街上倒灰的人处以刑罚.子贡认为刑罚过重了,就询问孔子,孔子说:“这是因为他们懂得治理方法.在街上倒灰一定会迷人眼睛;迷了人家,人家定会发怒;一旦发怒,就会发生争斗;争斗起来,就会引起许多家族相互残杀.既然这是会造成许多家相互残杀的情形,那么即使对他们处以刑罚也是可行的.再说,刑罚重了是人们所厌恶的;而不去街上倒灰,则是人们容易办到的.让人们做好容易办到的事情,而不去触犯他们所厌恶的刑罚,这合乎治理的原则.”
另一种说法:商朝的法令规定,在街上倒灰的人,要砍掉他的手.子贡说:“倒灰的罪轻,断手的刑重,古人怎么这般严酷啊:”孔子说:“不在街上倒灰是容易办到的事;断手是人们厌恶的事.干容易干的事,不干心里厌恶的事,古人认为容易做到,所以要加以实行.”
中山国相乐池率一百乘车马出使赵国,挑选门客中有智慧才能的人作领队,中途车马散乱了.乐池说:“我认为你聪明,就派你做领队,现在中途队列却散乱了,为什么?”门客听他这么说话,就要辞别,说:“您不懂得管理原则.有威势足以制服人,有利益足以鼓励人,所以能够管理好.现在我却是您年少位卑的门客.由年少的管理年长的,由位卑的管理位尊的,又不能掌握赏罚的权柄来制约他们,这才导致了队列散乱.假如让我有权,对表现好的我能封为卿相,表现差的我能砍了他们脑袋,哪有管理不好的道理呢?” 商鞅的法令是轻罪重罚.重刑之下,人们就不敢触犯了;而小小过失则是容易改掉的.使人们改掉容易犯的小错,不去触犯重刑,这合乎治理国家的原则.既然小错不犯,大罪也就没有了.这样一来,人们就不再犯罪了,祸乱就不会产生了.
鲁人焚烧一处满积柴草的沼泽.天刮北风,火势向南延伸,恐怕会烧到国都.鲁哀公害怕了,要亲自率领众人督促救火,到火场后旁边没了人,大家都去追逐野兽了,却没人来救火,于是哀公就把孔子召来询问.孔子说:“追逐野兽的人既快乐又不受罚,而救火的人既受苦又不得赏,这便是没人救火的原因.”哀公说:“说得对.”孔子说:“事情紧急,来不及行赏了;假使救火的人都给予赏赐,那么国库财产也还不够给大家发赏哩.请只用刑罚.哀公说:“好吧.”于是孔子就下令说;“不救火的,与投降败逃同罪;追野兽的,与擅入禁地同罪.”命令下达后还未传遍,火已经扑灭了. 成欢对齐王说:“大王您太仁慈,对人大不狠心.”齐王说:“太仁慈,太不狠心,不是好名声吗?”成欢回答说:“这是臣子的优点,但不是君主应该实行的.臣子一定要仁慈,然后可以和他谋事;对人不狠心,然后才可以和他接近.臣子不仁慈,就不能和他谋事;狠心了,就无法和他接近.”齐王说:“那么我什么地方太仁慈,什么地方对人不狠心?”成欢回答说:“大王对薛公太仁慈,对田氏宗族太不狠心.对薛公太仁慈,大臣们就没有权势;对田氏宗族太不狠心,大王的叔伯兄弟就会犯法.大臣们没有权势,在外就会削弱;叔伯兄弟犯法,国内政事就会混乱.在外削弱,国内政事混乱,这是亡国的根源所在.” 魏惠王对卜皮说:“你听到我的声望究竟怎样?”卜皮回答说:“我听说大王慈惠.”惠王欣喜地说:“既然这样,功效将怎么样呢?”卜皮回答说:“大王的功效是走向灭亡.”惠王说:“慈惠是做好事.这样做了却要灭亡,为什么?”卜皮回答说:“仁慈的人不狠心,行惠的人喜欢施舍.不狠心就不会惩罚有过错的人,喜欢施舍就会不等臣下立功而加赏.有过错不惩治,没功劳受赏赐,即使灭亡,不也是应当的吗?”
齐国喜欢厚葬,布帛都做了死人衣被,木材都做了.桓公很为此担忧,就告诉管仲说:“布帛用完了,就没有东西可做遮体的衣服;木材用完了,就没有东西可筑防御工事.可人们还是不停止厚葬,怎样加以禁止?”管仲回答说:“大凡人的作为,不是图名,就是图利.”于是下令说:“超过标准的就刑戮尸体,处罚主丧的人.”尸体遭到刑戮,无名可言;主丧的人被处罚了,无利可言:人们干吗还要厚葬呢?” 卫嗣君在位时,有个囚犯逃往魏国后,就替魏襄王的王后治病.卫嗣君听说了,就派人求襄王允许用五十金赎回囚犯,使者往返五趟,魏王就是不给人,卫君就用左氏城来交换囚犯.群臣近侍劝卫君说:“用一个大城邑去买一个囚犯,可行吗?”卫君说;“不是你们所能理解的.治不在小,乱不在大;如果法令不设立,诛罚不兑现,即使有十个左氏城也没有裨益;如果法令设立,诛罚兑现,即使失去十个左氏城也没有损害.”魏王听说后说:“卫君想治理好国家,我却不答应他的要求,不吉利.”于是用车子装了囚犯送到卫国,无代价地交付给卫君.
说 三
齐王向文子询问道:“怎样治理国家?”文子回答说:“赏罚作为治国原则,是一种锐利的兵器,君主要牢固地掌握它,不可把它拿给别人看.至于臣子们,也就像兽鹿一样,只要有肥美的草地,就会跑过去的.”
越王向大夫文种询问道:“我想攻打吴国,行吗?”文种回答说:“行.我们的赏赐优厚而守信,惩罚严厉而坚决.您想了解清楚,为什么不用焚烧宫室来做个试验?”于是就纵火烧了宫室,没有人去救它.越王就下令说:“为救火而死的,和战场牺牲同赏;救了火而没死的,和战胜敌人同赏;不救火的人,和投降败北同罪.”人们泥土徐身、蒙上湿衣而奔赴火场的,左面三干人,右面三千人.由此知道伐吴已成必胜之势. 吴起担任魏武侯时的西河郡守.泰国有个小哨亭靠近魏境,吴起想攻下它.不除掉小哨亭吧,会对魏国的种田人构成很大危害;要除掉小哨亭吧,又不值得为此征集.于是吴起就在北门外靠置了一根辕木,然后下令道:“谁能把它搬到南门外,就赏给谁上等田地、上等住宅.”没有人去搬它.等到有了搬动它的人,立即按照命令行了赏.不久吴起又在东门外放了一石赤豆,并下令说:“谁能把它搬到西门,赏赐如前.”人们抢着搬它.于是吴起下令道:“明天将攻打哨亭,有能先上去的,任命他做国大夫,赏他上等田地住宅.”人们争先恐后.于是攻打哨亭,一个早上就拿下了. 李埋担任魏文侯时的上地郡守,他想要人们都善于射箭,就下令道:“人们遇着难断是非的诉讼时,就让他们用弓箭射靶,射中的胜诉,射不中的败诉.”命令下达后,人们都急忙去练习射击,日夜不停.等到和秦军打起仗来,大胜敌人,这是因为上地人善于打仗射击的缘故. 宋国都城东门有个平民服丧时,因为过度悲哀,显得非常瘦弱,宋君认为他对父母慈爱,就提升他为官长.第二年;人们因服丧时过度悲哀而死的一岁之中就有十几个人.儿子为父母服丧,是因为爱父母,这种情形尚且可以用奖赏来加以劝勉,何况君主对于民众呢? 越王计划着去攻打吴国,想要民众轻视死亡,外出时看见一只发怒的青蛙,就向它凭拭致敬.随从说:“干什么对怒蛙致敬?”越王说;”为的这只青蛙气势汹汹的缘故.”第二年,请求把头颅献给越王的人,一岁中就有十多位.由此看来,赞誉足以鼓动人们舍生忘死啊!
另一种说法:越王勾践看见一只怒蛙,就向它凭拭致敬.车夫说:“干吗要凭拭致敬?”越王说:“青蛙这般气势汹汹,怎么可以不向它凭轼致敬呢?”武士们听到后说:“青蛙气势汹汹,为王尚且向它致敬,何况勇敢的武士呢!”这一年,有人自刎后将头献给越王.所以越王准备向吴国复仇,就试行这样的教育:放火焚烧高台后,击鼓令人前进;使人冲到火里的原因,是进火有赏.靠近江边后,击鼓令人前进;使人冲向水中的原因,是进水有赏.临作战时,使人断头剖腹而义无返顾的原因,是作战有赏.又何况根据法制进用贤人,它的鼓舞作用就比这些更进一层了. 韩昭侯让人把破旧裤子收藏起来,侍从说:“君王太不仁爱了,破旧裤子不赏给近侍们,却要收藏起来.”昭侯说:“这不是你理解得了的.我听说明君连自己的一颦一笑都要加以珍惜,颦有擎的目的,笑有笑的目的.现在是裤子了,岂只是—颦一笑啊:裤子和一颦一笑相差太远了.我一定要等待有功的人,所以要收藏好,现在还没有给予的对象哩.” 黄鳝像蛇,蚕像毛虫.人们看见蛇就惊恐害怕,看见毛虫就汗毛竖起.但是养蚕的妇女拾蚕,捕鱼的人捉黄鳝,因为利益在这上面,也就忘记了害怕,都成了孟贲那样的勇士.
说 四
魏王对韩王说:“当初韩、魏属同一个国家,后来才分开的,现在我希望重新把韩国并入魏国.”韩王很为这件事担忧,召集群臣,和他们商量如何答复魏国.公子对韩王说:“这很容易回答.您对魏王说:‘假如认为韩与魏原属一国而可以合并,那么敝国也希望把魏国并入韩国’”.魏王因此不再提出合并要求了.
齐宣王让人吹竿,一定要有三百个人来同时演奏.南郭处士请求替宣王吹竿,宣王很高兴,伙食待遇和那几百号吃官粮的同等标准.宣王死,湣王立.湣王喜欢一个一个地听他们吹竿,南郭处士便逃跑了.
另一种说法:韩昭侯说:“吹竿的人多,我无法知道其中吹得好的人.”田严回答说:“不妨逐个地听他们演奏.” 赵派人通过申不害向韩借兵,准备用来进攻魏国.申不害想对韩国国君说这件事,又怕韩王怀疑自己与外国勾结,不说吧,又怕被赵国厌恶,于是他就让赵绍、韩告试探韩王的态度,然后才去讲了这件事.这样,申不害对内则明白了韩王的意图,对外则有拉拢了赵国的收效.
韩、魏、齐三国集结到了韩国,秦王对楼缓说:“三国就要深入我国了!我想割让河东之地和他们讲和,怎么样?”楼缓回答说:“割让河东,是大代价;免除国家祸患,是大功劳.这是宗族老臣的责任,大王为什么不召见公子汜来征询意见呢?”秦王召见公子汜并告知了有关情况,公子记对答说:“讲和也会后悔,不讲和也会后悔.大王眼下如果割让河东而讲’和,三国撤兵,大王一定会说:‘三国本来就会回去了,我白白地把三座城送给了他们.’如果不讲和吧,三国进入韩国,那么秦国一定要大动干戈了,大王您一定会非常后悔.您会说:‘这是没有献出三座城的过错.’我所以说:大王讲和也会后悔,不讲和也会后悔.”秦王说:“既然都会后悔,我宁可丧失三城而后悔,不能等到国家危亡了才去后悔,我决定讲和了.” 应侯对秦王说:“大王占领了宛、叶、兰田、阳夏几个地方,拦腰切断了河内,围困了魏、韩,之所以到现在还没有称王天下,是因为赵还没有顺服.俊使放弃上党,那不过是丢掉一个郡罢了;用兵逼近东阳的话,邯郸就成了口中的虱子.大王拱手而使天下来朝,迟到的就用兵拿下它!但是上党是个安乐之乡,它的地位很要紧,我怕劝您放弃了您不会听从,怎么办呢?”秦王说:“我一定放弃上党,改变进攻目标了.”
说 五
庞敬是个县令,他派遣一种管理市场的人员——市者出发,又召回另一位管理市场的官员——公大夫来见.公大夫站了一会儿,庞敬并没有什么可告诫的,最后还是让他走了.市者以为县令对公大夫有所指示,而对自己不予信任,因此再不敢作奸犯科.
戴欢是宋国的太宰,夜晚支使人说:“我听说这几天夜里有人坐着卧车到了李史门口.请你替我监视一下.”派出去的人回报说:“没有看到卧车,只看到有人捧着竹器和李史说话,过了一会儿,李史收下了竹器.”
东周君丢了玉替,让官吏们去找,三天没能找到.东周君又派人寻找,结果在居民的房子中间找到了.东周君说:“我的官吏都不做事.找根玉替,三天没有找到;我派人寻找,不到一天就拿回来了.”于是官吏都震恐不已,认为君明. 商太宰派遣年轻的侍仆到市场上去,等他回来后问道:“在市场上见到了什么?”侍仆回答说:“没见到什么”太宰说:“虽说如此,究竟见到了什么呢?”侍仆回答说:“市场南门外牛车很多,仅能勉强地通行.”太宰就告诫他说:“不准告诉别人我问你的话”.于是太宰召来市场官吏并责骂说:“市场门外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牛屎?”市场官吏很奇怪太宰知道得这么快,于是开始惶恐小心地对待职守了.
说 六
韩昭侯用手包住指甲,然后假装掉了一个指甲,寻找得非常着急,于是近侍就割掉自己的指甲呈献给他.昭侯通过此事来考察近侍忠诚与否.
韩昭侯派人骑马到县里巡视.使者回报,昭侯问道:“见到过什么?”使者回答说:“没见到什么.”昭侯说:“虽说如此,到底见到什么呢?”使者说:“南门外有小黄牛在大路左边吃禾苗.”昭侯对使者说:“不准泄露我问你的话.”就下命令说:“正值禾苗生长时,本来就有命令禁止牛马进入农田里边,但官吏们却不把这当回事,有很多牛马进到农田里边了.立即把这个数日报上来;有漏掉的,将加重他的罪过.”于是东、西、北三面报了上来.昭侯说:“还没有报全.”经官吏再去细查,才发现南门外的小黄牛.官吏认为昭侯明察,都惶恐小心地对待职守,再不敢为非作歹了. 东周君下令寻找弯曲的手杖,官吏找了几天没能找到.东周君私下派人再找,不到一天就找到了.东周君就对官吏说:“我就知道你们不干事情.弯曲的手杖很容易找,但你们却没能找到;我派人寻找,不到一天就找到了.你们怎么能算忠诚啊!”官吏们于是都惶恐小心地对待职守,认为东周君神明.
卜皮做县令,他的监察官行为肮脏而有宠妾,卜皮就派遣年轻的侍仆假装喜欢她,靠这种办法来探知监察官的隐情. 西门豹做邺县令,假装丢失了车辖,命令官吏寻找,结果没能找到.西门豹再派专人寻找,结果在居民的房子中间找到了.
说 七
阳山君做卫相,听说卫君怀疑自己,就假装诽谤卫君近侍樛竖来探测端的.
淖齿听说齐王厌恶自己,就派人假装秦国使臣来探测真情.
有个想作乱的齐人,怕齐王知道,就假装驱逐自己喜爱的人,让他跑到齐王那里,以图探明究竟.
子之做燕相,坐在那里撒谎说:“跑出去的是什么?是白马吗?”侍从都说没看见.有一个人跑出去追赶,回报说:“有白马.”子之通过这种方法了解侍从中那些不诚实的人.
有对互相诉讼的人,子产把他们隔离开来,以便使他们无法互相通话,然后将他们的话反过来通知对方,结果了解到了实情. 卫嗣公派人装扮成客商通过关口上的集市.管理关市的官吏刁难他,他就用金了关吏,这样,关吏才放他过关.嗣公对关吏说:“某时有个客商经过你的地方,给了你金,你才放他走的.”关吏因而非常害怕,认为嗣公明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