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首页 > 资讯攻略 > 游戏攻略

航空母舰舰艇雷达(雷达:超声波or电磁波)

发布时间:2023-04-03 09:53:57作者:小编酱

雷达:超声波or电磁波

雷达是一种利用电磁波探测目标的电子装备,它发射电磁波照射目标并接收其回波,由此来发现目标并测定位置、运动方向和速度及其它特性.
  很难说涉及究竟谁是第一部雷达发明人.但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最早投入实用的军用雷达是由英国研制的.其中英国科学家罗伯特·沃森-瓦特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沃森-瓦特当时任英国国家物理实验室无线电研究室主任,20世纪30年代初曾领导利用无线电波探测电离层的研究,他使用阴极射线管接收和显示无线电回波,并计测电波从发射到反射回来的时间,从而确定电离层的高度.1935年1月,当他受英托研究利用电波探测空中飞机的装置时,充分利用已取得的研究成果,迅速研制出对空警戒雷达的试验装置.2月26日,沃森-瓦特为军事部门领导人进行雷达表演,雷达探测到了16公里外的飞机.后来经过改进,到1936年1月,沃森-瓦特雷达探测距离已达120公里.鉴于雷达所具有的受天候的影响小、观测距离较远等优点,为了对付夜间上浮的德国潜艇,英国人决定将雷达搬上飞机.1937年7月,世界上第一部机载雷达由英国科学家爱德华·鲍恩领导的研究小组研制成功.鲍恩等人从1935年开始研制机载雷达.在1937年年中研制出一部小型雷达,并把它安装在一架双发动机的安桑式飞机上――这架安桑式飞机便成为最早载有雷达的飞机.7月至9月,机载雷达进行了多次试验,证明它可探测到16公里以外的水面舰艇.
  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面对纳粹潜艇战和对巩固空袭的威胁临近,鲍恩博士主持研制的ASV Mk1/ Mk2型机载对海搜索雷达和A1型机载夜间载击雷达正式装备英国,成为世界上首批实用机载雷达.它们采用的是米波波段.后来又对这两种雷达进行了多次改进,在打击德国潜艇和夜间轰炸机的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能够对付德国空军夜袭的飞机,英国人发明成功截击雷达后不久,就开始研制一种专门的夜间战斗机.英国人对一种双发轰炸机进行改型设计,加装了当时英国最机密的夜间截击雷达,开发出世界上第一种夜间截击机――“英俊战士”夜间战斗机.该机于1939年7月首飞成功,1940年11月19日第一次在夜间击落了德国空军的轰炸机,首开用机载雷达拦截并击落敌机的先河.
  随后,德国空军以牙还牙,1943年10月,德国人开始在飞机上试验“利喜顿斯泰恩”机载雷达.装有这种新型机载设备的德国战斗机开始给空袭德国的盟军飞机带来很烦,不少飞机被击落.
  1940年2月,英国人研制成功多腔磁控管,为机载雷达跨入微波波段创造了重要的条件.英、美的国际合作使雷达技术与生产迅速取得成效,并在1942年开始批生产.
  尽管早期的机载雷达体积和重量均很大,探测距离较短,且可靠性也很差,但它们总算是使飞机具备了全天候能力,可以在夜间和复杂气象条件下作战,因此,主要航空大国装备机载雷达的飞机越来越多,它们击落的敌机数量也节节攀升.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比较著名的夜间战斗机型号有英国的哈维兰“蚊”式Mk,德国的He.219a-2/R1、容克斯Ju.88g-7、道尼尔Do.217N-2,美国的P-61、P-70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美国海军太平洋舰队在向日本本土逐步推进时,遭受了日军“神风”特攻队式的疯狂攻击,舰船损失很大.
  为了改善舰队的对空警戒能力,扩大其对海上目标的监视范围,尽可能远地发现和拦截日军的性飞机,1944年美国海军开始了用空中预警机取代雷达警戒舰的研究,一部AN/APS-20型雷达被安装在一架TBM“复仇者”式舰载鱼雷攻击机上,将其改装成TBM-3W型预警机.试验获得成功后,1945年3月,TBM-3W型预警机正式配备到航母上.该型机也就成为了世界上第一架实用的空中预警机

新体制雷达是什么雷达

所谓的新体制雷达是相对于常规雷达来讲的。新主要体现在哪里呢?比如,相控阵雷达、天波超视距雷达、地波超视距雷达,还有一些特种雷达等。

美军舰艇上普遍装备的AN/SPS

AN/SPS-48型雷达是美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大量装备的三坐标远程对空搜索雷达,其主要功能是提供空中目标的三坐标数据以及给武器控制系统提供目标指示。AN/SPS-48型雷达由美国国际电报公司吉尔菲兰公司研制,从1966年起装备部队,共发展了A、B、C、D、E等五种型号。上世纪80年代未,根据美国“新威胁升级(NTU)计划”要求,重新设计了AN/SPS-48型雷达,提高了发射机功率,天线旁瓣更低,同时还加入了自适应数字处理器,使雷达可探测、跟踪在恶劣环境下从飞机上发射的反舰导弹。美国海军1987年将新型AN/SPS-48E雷达首装于比德尔号(CG-34)导弹巡洋舰上,其后,陆续定购了45部该型雷达。1991年,美国海军又对AN/SPS-48型雷达进行了改进,在所有该系列雷达中加上了带有数字式动目标指示器(DMT)的低仰角域变化装置和多普勒处理器,使雷达可探测和跟踪低空飞行的反舰巡航导弹。经过这番改进,AN/SPS-48型雷达还可为SM-2“标准”导弹武器系统服务,为其搜索导弹位置数据并中程制导,同时提供海麻雀和Rollingairframe导弹的跟踪数据。1995~1996年,美国海军改进了AN/SPS-48E型雷达,加入了协同拦截能力(CEC)接口,使一艘舰上的 AN/SPS-48型雷达获取的数据作为火控数据时战区所有舰船共享,CEC接口亦可将AN/SPS-48型雷达和美国海军舰艇自卫系统(SSDS)连接起来。1996年初,国际电报公司吉尔菲兰公司研制出了AN/SPS-48E雷达的改进型,可探测并跟踪战略洲际导弹。

受地球曲率限制,军舰只能探测半径40公里范围圆周的无盲区,这个说法准确度如何,有何意义

这个盲区其实只是对于舰载雷达而言,预警机没有这个限制.美国的舰队都是以航母为中心,每艘航母上都有预警机,处于高空的预警机可是没有这样的限制的.当年有人提出过这样的一个假设,就是皇家方舟号没退役,皇家方舟号是...

舰载中远程防空导弹可以对舰攻击吗。比如大驱或航母的舰载雷达部位

据俄罗斯《消息报》网站12月7日刊文报道称,俄海军22350型护卫舰“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可利用所装备的“涂金胶料-棱堡”防空导弹系统,对敌方水面舰艇目标实施打击。此举使得22350型护卫舰在兼顾原有防空任务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该舰总体作战能力。纵观全世界,利用防空导弹遂行反舰任务,已不再是什么新鲜事,作为先行者的美国及后来居上的。前者拥有丰富的实战积累,后者则展开积极验证,并取得不菲的效果,俄罗斯在此方面倒显得有些姗姗来迟。目前,全世界有红旗-9、标准、里夫/堡垒、紫苑等五种射程超过100公里的重型舰空导弹,这些导弹都能在战时客串一下反舰导弹,用来打击军舰。于1957年诞生的RIM-8“黄铜骑士”防空系统,系美国海军在二战后拥有的第一款远程舰空导弹。除用于防空作战外,美国海军还于1968年在加利福尼亚州附近海域,利用该弹成功将一艘退役护卫舰摧毁,并致其舰体断裂沉没,证明防空导弹执行反舰打击任务时的技术可行性。此外,美国的“小猎犬”与英国的“海参”和“海标枪”等代表型号的早期重型舰空导弹都能客串反舰导弹。于1967年进入美海军服役的标准-1型舰空导弹,也于80年代中的两伊战争中,对海军高速导弹艇及护卫舰实施有效毁伤,完成了防空导弹反舰化概念的实战首秀(同样亦是绝唱,在此后三十多年中,未曾执行过此类打击任务)。1988年4月14日,美国海军温赖特号导弹巡洋舰( USS Sainwright CG-28 )和佩里级辛普森号导弹护卫舰( USS Simpson FFG-56 )编队,在波斯湾执行摧毁石油钻井平台的任务。受到海军的大型导弹巡逻艇“乔森”号的攻击由于距离大型导弹艇太近,已经无法发射鱼叉反舰导弹了。辛普森号立即向“乔森”号导弹艇发射了一枚SM-1MR 标准舰空导弹。准确地命中了导弹艇,美国护卫舰随即又发射了4枚标准-1舰空导弹,直至将导弹艇彻底击毁。在2016年1月中旬,美国海军则利用标准舰空导弹家族最新产品,即标准-6型。在位于夏威夷太平洋导弹靶场,进行旨在验证“分布式杀伤”概念的反舰作战试验。据悉,当时标准-6型在“约翰保罗.琼斯”号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上发射,成功命中一艘退役“佩里”级护卫舰。作为后来者的,在此方面也关注度颇高,例如在2016年3月上旬的《解放军报》上,就曾详细报道过我北海舰队,成功进行一次防空导弹反舰试验。据悉,这次试验发生在2015年某次海上演习期间,我北海舰队利用051C型导弹驱逐舰上,所搭载的俄制S-300FM防空导弹系统。发射一枚用于遂行远程防空任务、采用TVM制导体制、射程可达150千米的48N6E型防空导弹,成功命中位于预定区域的靶船,证明该型防空导弹具备反舰潜力。由此可见,进入新世纪以后,防空导弹反舰化已成为热点,中美两国在此领域的相关测试,迫使俄罗斯海军不得不重视起来。据悉,俄海军22350型“戈尔什科夫海军元帅”号护卫舰,装备有4组32单元“涂金胶料-棱堡”防空导弹系统。装备有4具采用相控阵天线的“涂金胶料”雷达、可最多探测16个不同高度的空中目标、以及探测水面与空中目标的27“Furke”雷达等。武器系统方面,每组发射单元均配置有采用冷发射的用于近程防空、射程达15千米、采用红外寻的制导体制的9M100型短程导弹;用于中程防空、最大飞行速度达5马赫、射程达40千米、射高达30千米、采用惯性和无线电修正制导体制的9M96E型中程导弹;以及用于远程防空、射程达120千米、射高达30千米、采用主动雷达导引头与侧向发动机、以及9M96E2-1型远程导弹。俄海军此次反舰试验,并未对外公布具体导弹型号、但从导弹种类及作战用途推断,大致则为9M96E2-1型。防空导弹打军舰,尽管在多次测试及实战中,取得不菲成果,但外界对其持有质疑。防空导弹为拦截高空高速气动目标而设计,其主要特征为速度快、过载大、机动性好等。从目标运动特性规律来讲,低速、机动性较差的水面舰艇运动轨迹较之战术飞机而言,则更难改变且更具规律性。在相同射程下,从探测精度及最大飞行速度等方面而言,防空导弹相较于反舰导弹,则更具优势。可进一步压缩敌方的机动规避空间与反应时间、降低脱靶概率。而在战斗部方面,防空导弹多采用定向破片式或连续杆式、这种战斗部可对飞机造成有效毁伤(如攻击其动力系统、飞机蒙皮及浅层结构等);而在对付以钢板为主体结构与外壳的水面舰艇时,特别是水面舰艇多采用抗沉及抗撞设计等技术后。如果防空导弹不能在有限时间内,对其主体舱室及敏感部位形成有效毁伤,则会导致打击行动功亏一篑。因此,这也是外界对防空导弹所质疑诟病的一点。当然,也有人提出,为防空导弹研发换装半穿甲爆破战斗部或是聚能破甲战斗部、当导弹穿透外层隔舱后,进而对其舰体内部主承力结构造成毁伤。从技术层面而言,没有难度,但从经济适用性与后勤保障通用化、标准化等层面来讲,将会加重负担,进而得不偿失。当然,这不能阻挡防空导弹反舰化的测试推进与实战部署,而改变之策,在于调整打击目标与能量转变弥补。从后者而言,防空导弹可利用末端高速动能优势,进而弥补战斗部化学能毁伤效果不足的缺陷。而后利用探测精度高的优势,精确打击水面舰艇水线,进而提高毁伤效果。从前者而言,防空导弹可通过换装末端多模复合导引头、进而攻击水面舰艇的舰载电子与雷达探测设备,而这则是预制破片式战斗部的拿手好戏。从美国自身作战需求而言,以防空导弹为基础,拓展反舰用途,在于提高水面舰艇群在火力打击层面遂行多用途作战任务能力、力求在有限的舰载导弹数量范围内,扩大作战效果与打击范围。而随着垂发单元的出现,这一需求被有效缓解、但随着各国A2/AD作战体系的构建,美国海军推出“分布式杀伤”作战概念予以应对,因此,利用防空导弹充当反舰用途,又被提到计划日程上。而以国防需求而言,在2015~2016年这个背景来看。利用防空导弹进行反舰试验,则是扩充我方对敌方水面舰艇的打击手段,在超音速导弹尚在攻关研制的节点上,此举不失为一种好办法。而姗姗来迟的俄罗斯,一方面则是瞄准世界军事前沿技术发展而动、一方面则是实际作战而出发。尽管随着“口径”巡航导弹、“锆石”高超音速导弹的测试进展的加快及列装入役,使得俄罗斯打击武器谱系更加全面。从俄罗斯海军眼中看来,前两者只能针对敌方高价值/时敏目标,如敌方航母、两栖舰船、驱逐舰、巡洋舰等等;而防空导弹用来打击护卫舰、各类小型舰船及快艇时、不论是毁伤效果、还是效费比,显得更加合理可行。

收藏

相关资讯

相关游戏

更多 >
  • 热门资讯
  • 最新资讯
  • 下载排行榜
  • 热门排行榜